第八屆全國鑄造行業職業技能競賽賦能鑄造產業發展
來源: 點擊:33842次
2023-10-25
A+ A-
匠心鑄夢,技展鳳城,轉型發展,勇蹚新路。
十月的晉城,炫耀奪目,來自全國各地的鑄造工匠、技術強手齊聚鳳城,開啟全國鑄造行業職業技能最高級別的技術比拼,盡情展現鑄造工匠的華美風采。
作為我國鑄造業的頂級品牌賽事,全國鑄造行業職業技能競賽行業規格高、參與人員多、覆蓋范圍廣、技術含量新,是廣大鑄造從業人員技能成才的“風向標”、是能工巧匠加速成長的“訓練營”、是新技術新成果發布交流的“競賽場”。本屆大賽選擇在晉城舉辦,是對我市鑄造業發展的充分肯定和極大鼓舞,更是推動鑄造產業轉型升級的重大機遇。
做好“競賽+”文章
全力以赴辦好“國字號”大賽
“之所以把國內鑄造行業一流水準的頂級賽事放到山西晉城舉辦,是因為晉城素有‘中國鑄造之鄉’‘煤鐵之鄉’的美譽,且晉城鑄造產業基礎好、承接載體好、創新平臺好、發展戰略好、營商環境好。”中國鑄造協會會長張立波表示,通過開展全國性、高水平、大規模的行業技術大比武,不僅為優秀選手提供展示精湛技能、相互切磋技藝的平臺,也是吸引更多年輕人熱愛投身鑄造,促進中國鑄造業整體水平提升,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
自去年7月獲選大賽承辦城市以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成立了專門的籌備工作領導小組,多次召開專題會議謀劃部署,創作了大賽主題曲《晉城鑄造之歌》,設置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活動,把大賽與產業招商、文化體驗、技術交流、文旅康養等結合起來,做好“競賽+”文章,全力以赴把大賽辦好辦圓滿。
10月20日,第八屆全國鑄造行業職業技能競賽隆重開幕,來自全國20個省市的295名鑄造工匠、技術強手齊聚鳳城,創歷屆全國鑄造行業職業技能競賽參與人數新高。
開幕式后,我市舉辦產業鏈專業鎮推介大會。推介會上擇優推介了產業鏈項目25個,專業鎮項目22個。共有8個項目達成合作意向并現場進行集中簽約,金額達到103.94億元。
舉辦職業技能大賽,既是勞動者職業技能水平和精神風貌的一次展示,也是對職業技能培訓開展情況和技能人才培養成果的一次檢驗。近年來,我市堅定不移貫徹人才強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狠抓技能人才培養,大力實施“引鳳興晉”人才計劃,持續用好“人才新政20條”,累計投入資金2.1億元,完成培訓35.6萬人次,技能人才總量達到了46.9萬人,占從業人員比例達36.5%,排全省第一。
此次競賽將進一步完善我市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體系,促進產教資源共享、企校優勢互補、成果轉化落地、產業協同創新、人才定向培養等工作落實,為晉城鑄造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產業基礎雄厚
“中國鑄造之鄉”享譽世界
以競賽為媒,靠技能牽線,技能競賽吸引著諸多優秀人才了解晉城、走進晉城,共享發展機遇、共創美好未來。
我市素有“中國鑄造之鄉”的美譽,鑄造產業歷史悠久、底蘊深厚。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陽阿古劍”“大陽鋼針”“九頭十八匠”是晉城冶鑄悠久歷史的見證。
一直以來,我市將鑄造業作為實現產業轉型升級和新型工業化的重點培育產業,推動我市鑄造業由量的擴張向質的提升轉變,鑄造生產規模、產品檔次和裝備水平邁上了一個新臺階。目前全市冶鑄企業128家,鑄造高爐產能348萬噸、位居全省第一,鑄造產能573萬噸、位居全省第二。低應力制造系統技術研究院、軌道交通新型材料結構件鑄造工程研究中心等一批高水平研發平臺先后投運,“精密鑄件-關鍵零部件-整機制造”全產業鏈加速形成,全市鑄造產業以年均21.3%的速度增長。
我市鑄造業技術雄厚,有數量龐大的產業工人隊伍和高素質的企業家隊伍,有一定數量的高水平創新平臺,有較為穩定的國內國際市場。高平泫氏鑄管為行業領軍企業,其排水管產銷量連續21年排名全國第一。金秋鑄造是國內規模最大的井蓋生產企業,其產品球墨鑄鐵井蓋榮獲中國鑄造行業單項冠軍,并在北京長安街、港珠澳大橋使用。清慧制造、金工鑄業核心產品連續多次榮獲中國國際鑄造博覽會“優質鑄件金獎”。
行業綠色水平顯著提升。冶鑄企業完成了高爐超低排放改造,淘汰了10噸/小時以下的沖天爐,配備了不同噸位型號的中頻電爐近300臺,同時淘汰了手工造型,普遍采用短流程離心鑄造、消失模鑄造、覆膜砂鑄造等先進工藝。山西康碩智能制造中心項目,實現當年投產、當年升規、當年達效,入選工信部2021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揭榜單位。天一鑄造是生態環境部認定的全省第一家環保A級鑄管企業。科裕達鑄造開展產品碳足跡盤查,通過了中國質量認證中心核查,取得了行業首個產品碳足跡認證證書。
推進新型工業化
打造國家級鑄造產業集聚示范區
鑄造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被譽為“工業之母”。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到2035年基本實現新型工業化,強調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近日,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新時代新征程,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實現新型工業化是關鍵任務”。
“成功承辦鑄造行業‘國字號’大賽,必將為我市鑄造企業搭建更高的交流展示平臺,有力推動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為新型工業化建設提供人才支撐。”市工信局(國資委)局長席學武說,將以此次賽事為契機,以“產業鏈”“專業鎮”為抓手,堅持“規模化、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特色化”發展方向,叫響“晉城鑄造”品牌。
聚焦薄弱環節,抓好產業鏈補鏈、延鏈、強鏈,推行“政府+園區+鏈主企業”招商模式,圍繞鏈主企業配套需求,吸引一批中高端項目落地,提高產品附加值,推動傳統鑄造向精密鑄造,黑色鑄造向有色鑄造轉變。立足資源稟賦,優化高爐布局,著力建設“六大鑄造園區”,全力爭取將澤州鑄造列入省級特色專業鎮。努力打造國家級鑄造產業集聚示范區,力爭2025年行業總產值突破500億元。
此次賽事必將成為展示我國鑄造人高超技藝技能的一次盛宴,也必將成為助推我市鑄造行業高質量轉型發展的一次盛會,努力提升“晉城鑄造”在全國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十月的晉城,炫耀奪目,來自全國各地的鑄造工匠、技術強手齊聚鳳城,開啟全國鑄造行業職業技能最高級別的技術比拼,盡情展現鑄造工匠的華美風采。
作為我國鑄造業的頂級品牌賽事,全國鑄造行業職業技能競賽行業規格高、參與人員多、覆蓋范圍廣、技術含量新,是廣大鑄造從業人員技能成才的“風向標”、是能工巧匠加速成長的“訓練營”、是新技術新成果發布交流的“競賽場”。本屆大賽選擇在晉城舉辦,是對我市鑄造業發展的充分肯定和極大鼓舞,更是推動鑄造產業轉型升級的重大機遇。
做好“競賽+”文章
全力以赴辦好“國字號”大賽
“之所以把國內鑄造行業一流水準的頂級賽事放到山西晉城舉辦,是因為晉城素有‘中國鑄造之鄉’‘煤鐵之鄉’的美譽,且晉城鑄造產業基礎好、承接載體好、創新平臺好、發展戰略好、營商環境好。”中國鑄造協會會長張立波表示,通過開展全國性、高水平、大規模的行業技術大比武,不僅為優秀選手提供展示精湛技能、相互切磋技藝的平臺,也是吸引更多年輕人熱愛投身鑄造,促進中國鑄造業整體水平提升,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
自去年7月獲選大賽承辦城市以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成立了專門的籌備工作領導小組,多次召開專題會議謀劃部署,創作了大賽主題曲《晉城鑄造之歌》,設置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活動,把大賽與產業招商、文化體驗、技術交流、文旅康養等結合起來,做好“競賽+”文章,全力以赴把大賽辦好辦圓滿。
10月20日,第八屆全國鑄造行業職業技能競賽隆重開幕,來自全國20個省市的295名鑄造工匠、技術強手齊聚鳳城,創歷屆全國鑄造行業職業技能競賽參與人數新高。
開幕式后,我市舉辦產業鏈專業鎮推介大會。推介會上擇優推介了產業鏈項目25個,專業鎮項目22個。共有8個項目達成合作意向并現場進行集中簽約,金額達到103.94億元。
舉辦職業技能大賽,既是勞動者職業技能水平和精神風貌的一次展示,也是對職業技能培訓開展情況和技能人才培養成果的一次檢驗。近年來,我市堅定不移貫徹人才強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狠抓技能人才培養,大力實施“引鳳興晉”人才計劃,持續用好“人才新政20條”,累計投入資金2.1億元,完成培訓35.6萬人次,技能人才總量達到了46.9萬人,占從業人員比例達36.5%,排全省第一。
此次競賽將進一步完善我市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體系,促進產教資源共享、企校優勢互補、成果轉化落地、產業協同創新、人才定向培養等工作落實,為晉城鑄造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產業基礎雄厚
“中國鑄造之鄉”享譽世界
以競賽為媒,靠技能牽線,技能競賽吸引著諸多優秀人才了解晉城、走進晉城,共享發展機遇、共創美好未來。
我市素有“中國鑄造之鄉”的美譽,鑄造產業歷史悠久、底蘊深厚。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陽阿古劍”“大陽鋼針”“九頭十八匠”是晉城冶鑄悠久歷史的見證。
一直以來,我市將鑄造業作為實現產業轉型升級和新型工業化的重點培育產業,推動我市鑄造業由量的擴張向質的提升轉變,鑄造生產規模、產品檔次和裝備水平邁上了一個新臺階。目前全市冶鑄企業128家,鑄造高爐產能348萬噸、位居全省第一,鑄造產能573萬噸、位居全省第二。低應力制造系統技術研究院、軌道交通新型材料結構件鑄造工程研究中心等一批高水平研發平臺先后投運,“精密鑄件-關鍵零部件-整機制造”全產業鏈加速形成,全市鑄造產業以年均21.3%的速度增長。
我市鑄造業技術雄厚,有數量龐大的產業工人隊伍和高素質的企業家隊伍,有一定數量的高水平創新平臺,有較為穩定的國內國際市場。高平泫氏鑄管為行業領軍企業,其排水管產銷量連續21年排名全國第一。金秋鑄造是國內規模最大的井蓋生產企業,其產品球墨鑄鐵井蓋榮獲中國鑄造行業單項冠軍,并在北京長安街、港珠澳大橋使用。清慧制造、金工鑄業核心產品連續多次榮獲中國國際鑄造博覽會“優質鑄件金獎”。
行業綠色水平顯著提升。冶鑄企業完成了高爐超低排放改造,淘汰了10噸/小時以下的沖天爐,配備了不同噸位型號的中頻電爐近300臺,同時淘汰了手工造型,普遍采用短流程離心鑄造、消失模鑄造、覆膜砂鑄造等先進工藝。山西康碩智能制造中心項目,實現當年投產、當年升規、當年達效,入選工信部2021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揭榜單位。天一鑄造是生態環境部認定的全省第一家環保A級鑄管企業。科裕達鑄造開展產品碳足跡盤查,通過了中國質量認證中心核查,取得了行業首個產品碳足跡認證證書。
推進新型工業化
打造國家級鑄造產業集聚示范區
鑄造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被譽為“工業之母”。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到2035年基本實現新型工業化,強調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近日,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新時代新征程,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實現新型工業化是關鍵任務”。
“成功承辦鑄造行業‘國字號’大賽,必將為我市鑄造企業搭建更高的交流展示平臺,有力推動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為新型工業化建設提供人才支撐。”市工信局(國資委)局長席學武說,將以此次賽事為契機,以“產業鏈”“專業鎮”為抓手,堅持“規模化、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特色化”發展方向,叫響“晉城鑄造”品牌。
聚焦薄弱環節,抓好產業鏈補鏈、延鏈、強鏈,推行“政府+園區+鏈主企業”招商模式,圍繞鏈主企業配套需求,吸引一批中高端項目落地,提高產品附加值,推動傳統鑄造向精密鑄造,黑色鑄造向有色鑄造轉變。立足資源稟賦,優化高爐布局,著力建設“六大鑄造園區”,全力爭取將澤州鑄造列入省級特色專業鎮。努力打造國家級鑄造產業集聚示范區,力爭2025年行業總產值突破500億元。
此次賽事必將成為展示我國鑄造人高超技藝技能的一次盛宴,也必將成為助推我市鑄造行業高質量轉型發展的一次盛會,努力提升“晉城鑄造”在全國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鑄鐵排水管公司新聞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