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州鑄造”:脫胎換骨
來源:本站編輯 點擊:82454次
2013-06-23
A+ A-
5月8日,在中國鑄造協會主辦的第十屆中國鑄造協會年會上,澤州縣被授予“中國鑄造行業集群縣”稱號。這標志著該縣冶鑄業近年來經過不斷上檔升級,最初作坊式的小產業已發生脫胎換骨的變化,無論企業規模、產值和競爭力都有顯著提高。截至目前,全縣鑄造企業已發展到112家,其中,年生產能力達萬噸以上的企業40余家,鑄管、鑄件年生產能力達150萬噸,年產值上百億元。僅南村鎮就有鑄造企業50個,年產量達100萬噸,被譽為“中國鑄造之鄉”。
澤州素稱“煤鐵之鄉”,煤炭、冶煉、鑄造一直是當地的傳統支柱產業。高峰時期,全縣鑄造企業一度達到200余家,高爐1300余座,從業人員近5萬人。但隨著國家產業政策調整和全省煤炭資源整合、企業重組、節能減排力度加大等因素影響,傳統冶煉業發展空間日趨縮小。面對嚴峻的發展形勢和巨大挑戰,近年來,澤州縣始終堅決把鑄造業作為支撐縣域經濟發展的一大支柱產業來培育,抓住國內機械制造業快速崛起的發展機遇,按照轉型發展、集群發展的思路,通過關小建大、聯合創新、延伸產業鏈條等措施,大力推進傳統鑄造業整體上檔升級。
通過技術和產品創新,促進鑄件生產向集約、高效益、資源節約型方向發展,在全縣鑄造企業中大力推廣短流程雙聯技術、制芯及干法再生回用等技術,使傳統的普通灰鐵鑄件逐步向球鐵鑄件、有色合金鑄件、高強度合金鑄件等優質高附加值鑄件提升,進而向機械成品、機械零部件組裝發展,通過新技術推廣,培育了以清慧制造、金工汽配、興達鑄件、春晨興匯、世紀鑄管、鑫環球管業、金秋鑄管等為代表的一批技術高、規模大、效益好的鑄造企業。春晨興匯、金秋鑄管、世紀管業、鑫環球鑄管、鴻輝鑄管、興方管業等企業被認定為“全國鑄造生鐵生產企業”;清慧制造、路寶鋁輪、金工汽配、興達鑄件、東方汽配、春晨興匯、金秋鑄管等企業成為“全國千家鑄造骨干企業”。
積極延伸產業鏈條,由“澤州鑄造”向“澤州制造”轉變。近年來,該縣依托傳統鑄造產業優勢,大力發展以汽車配件、精密鑄件、機電設備零部件為主的中高檔鑄件,逐步擴大產業規模,加快技術改造,延伸機械加工。位于澤州縣巴公工業園區的清慧汽車配件制造有限公司就是個代表,該公司是山西省大型專業汽車零部件、工程機械配件制造生產企業,擁有5條機械化生產線、126臺數控加工設備,具備鑄造、機加、模具開發制造綜合生產能力,形成了“研發—鑄造—制造”循環經濟產業鏈,年生產各種汽車零部件、工程機械配件200萬件,年產值10億元。目前該公司正積極與清華大學、北方交通大學合作,籌備成立省級、國家級鑄造研發中心。全縣鑄造業也正加速由毛坯向機械加工成零部件產品延伸,初步形成了國內重要的汽車、內燃機、機電產品配件生產基地,成為全省鑄造產量最大的地區。
據了解,目前澤州縣已編制完成了2011-2020鑄造產業發展規劃。澤州南部鑄造產業園區、北部鑄造產業園區規劃已通過評審,進入園區整體環評階段。 “十二五”期間,澤州鑄造業的發展目標是打造“全國重要冶鑄加工產業基地”,為此提出了“建設一個中心、培育兩個市場、拓展三大主導產品、搭建四大鑄造產業集群公共服務平臺、實現五個提升”的目標,即建設澤州鑄造產品交易集散中心;培育鑄造產品網上市場和實物交易兩個市場;拓展以管件、閥門等為主的管道系統產品,以汽車、內燃機、機電產品為主的配件產品,以井圈、井蓋等為主的市政鑄件的三大產品;搭建鑄造原輔材料物流交易平臺、鑄造產品檢測平臺、面向鑄造產業集群的技術和產品研發平臺、鑄造產業集群的信息平臺,最終實現技術工藝水平、專業化發展水平、鑄件質量水平、企業管理水平、材料利用率和生產效率的提升,推動傳統冶鑄業向集群、集聚、集約化方向發展。(駐站記者徐軍利 田瑞芳報道)
澤州素稱“煤鐵之鄉”,煤炭、冶煉、鑄造一直是當地的傳統支柱產業。高峰時期,全縣鑄造企業一度達到200余家,高爐1300余座,從業人員近5萬人。但隨著國家產業政策調整和全省煤炭資源整合、企業重組、節能減排力度加大等因素影響,傳統冶煉業發展空間日趨縮小。面對嚴峻的發展形勢和巨大挑戰,近年來,澤州縣始終堅決把鑄造業作為支撐縣域經濟發展的一大支柱產業來培育,抓住國內機械制造業快速崛起的發展機遇,按照轉型發展、集群發展的思路,通過關小建大、聯合創新、延伸產業鏈條等措施,大力推進傳統鑄造業整體上檔升級。
通過技術和產品創新,促進鑄件生產向集約、高效益、資源節約型方向發展,在全縣鑄造企業中大力推廣短流程雙聯技術、制芯及干法再生回用等技術,使傳統的普通灰鐵鑄件逐步向球鐵鑄件、有色合金鑄件、高強度合金鑄件等優質高附加值鑄件提升,進而向機械成品、機械零部件組裝發展,通過新技術推廣,培育了以清慧制造、金工汽配、興達鑄件、春晨興匯、世紀鑄管、鑫環球管業、金秋鑄管等為代表的一批技術高、規模大、效益好的鑄造企業。春晨興匯、金秋鑄管、世紀管業、鑫環球鑄管、鴻輝鑄管、興方管業等企業被認定為“全國鑄造生鐵生產企業”;清慧制造、路寶鋁輪、金工汽配、興達鑄件、東方汽配、春晨興匯、金秋鑄管等企業成為“全國千家鑄造骨干企業”。
積極延伸產業鏈條,由“澤州鑄造”向“澤州制造”轉變。近年來,該縣依托傳統鑄造產業優勢,大力發展以汽車配件、精密鑄件、機電設備零部件為主的中高檔鑄件,逐步擴大產業規模,加快技術改造,延伸機械加工。位于澤州縣巴公工業園區的清慧汽車配件制造有限公司就是個代表,該公司是山西省大型專業汽車零部件、工程機械配件制造生產企業,擁有5條機械化生產線、126臺數控加工設備,具備鑄造、機加、模具開發制造綜合生產能力,形成了“研發—鑄造—制造”循環經濟產業鏈,年生產各種汽車零部件、工程機械配件200萬件,年產值10億元。目前該公司正積極與清華大學、北方交通大學合作,籌備成立省級、國家級鑄造研發中心。全縣鑄造業也正加速由毛坯向機械加工成零部件產品延伸,初步形成了國內重要的汽車、內燃機、機電產品配件生產基地,成為全省鑄造產量最大的地區。
據了解,目前澤州縣已編制完成了2011-2020鑄造產業發展規劃。澤州南部鑄造產業園區、北部鑄造產業園區規劃已通過評審,進入園區整體環評階段。 “十二五”期間,澤州鑄造業的發展目標是打造“全國重要冶鑄加工產業基地”,為此提出了“建設一個中心、培育兩個市場、拓展三大主導產品、搭建四大鑄造產業集群公共服務平臺、實現五個提升”的目標,即建設澤州鑄造產品交易集散中心;培育鑄造產品網上市場和實物交易兩個市場;拓展以管件、閥門等為主的管道系統產品,以汽車、內燃機、機電產品為主的配件產品,以井圈、井蓋等為主的市政鑄件的三大產品;搭建鑄造原輔材料物流交易平臺、鑄造產品檢測平臺、面向鑄造產業集群的技術和產品研發平臺、鑄造產業集群的信息平臺,最終實現技術工藝水平、專業化發展水平、鑄件質量水平、企業管理水平、材料利用率和生產效率的提升,推動傳統冶鑄業向集群、集聚、集約化方向發展。(駐站記者徐軍利 田瑞芳報道)
鑄鐵排水管行業動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