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系統:地鐵1號線首個聯絡通道開建,用于排水和逃生
地鐵1號線首個聯絡通道開建,用于排水和逃生
別看只有8米長,要在-28℃里挖一個月
中國江蘇網5月6日訊 昨日,記者從市軌道公司獲悉,地鐵1號線北部先行段中,新橋站至旅游學校站區間內的左右兩條隧道都已貫通,該區間現已率先進入聯絡通道的建設。據悉,這是1號線全線第一個開建的聯絡通道。別看這個通道只有8米長,卻是整個區間施工中風險最大的項目。
它是重要的逃生通道,1號線共設25個
該區間的施工方,中鐵四局常州軌道交通1號線項目部副經理馬海強介紹,所謂的聯絡通道,其實就是橫在地鐵左右兩條隧道之間的“大管子”。除 了承擔工程維修及排水的任務外,最重要的作用是用來逃生,“萬一其中一條地鐵隧道發生事故,乘客就可以通過聯絡通道及時逃到另一條隧道中去。”
常州市軌道公司工程管理處副部長陳亮補充介紹道,每個區間內,一般隔600米就要建一條聯絡通道,“這樣算下來,新橋站至旅游學校站的區間內只要建1條聯絡通道,但整個1號線全線要建25個聯絡通道。”
采用凍土法人工開挖,是區間內風險最大的項目
此次開建的聯絡通道,長8米,寬2米,高2.5米,下面將建一個泵房,承擔工程維修及排水的任務。
由于施工空間較小,一些大型開挖機械無法進入,只能采用人工開挖。“長三角區域的土層富含大量粉沙與承壓水,人工開挖的風險相當大,一不小 心就易出現涌水、漏沙等情況。” 為了規避這些風險,經過專家們的反復論證,地鐵1號線的聯絡通道均將采用凍結法施工。“簡單來說,就是利用人工技術,將兩邊的土凍住、凍硬,然后開挖。” 陳亮說。
為了將土層凍結,在聯絡通道的施工區域內,施工方打了74個凍結孔,在孔內插入管道,并在管道內注入鹽水,通過鹽水循環系統吸走土層、巖層的熱量,再把這些熱量通過人工技術手段帶出地面釋放。
馬海強說,所有的凍結孔已經在4月25日施工完,“總共花了20天的時間打孔。”目前已經進入凍結制冷期,“通過凍結制冷的循環系統,一般 十來天左右能將地下溫度降至-18℃,我們的目標溫度要達到-28℃,并使施工區兩邊的凍結壁達到1.9米的厚度才能開挖,預計整個凍結期要45天時 間。”
施工方預計,達到開挖條件后,整個聯絡通道的開挖與建設大約還需要1個月左右的時間。“別以為建好就完工了,還得花4~6個月時間將凍土進 行自然解凍。”陳亮說,屆時將時刻監測地表溫度與地面沉降情況,并采用融沉注漿法,將泥漿一點點填充進凍結孔內。“所以小小一個施工項目,其實挺復雜。”
鑄鐵排水管公司新聞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