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鐵排水管管理新技術—北斗衛星導航
本報訊 “高大上”的北斗衛星導航技術,也能用在不起眼的窨井蓋上?沒錯,今年寶山全區1.2萬個排水管道窨井蓋將全部用北斗技術“武裝”起來,實現后臺的精確定位、實時監控,只要發生分米級的異常移動,井蓋下的傳感模塊將拉動“警報”。因井蓋被盜或異常移動導致的井蓋“吃人”事件,將被杜絕。而這,僅僅是北斗在城市應用中的一個縮影,在電力、證券等行業的授時,老人兒童外出定位等方面的應用,上海北斗產業正以驚人的速度發展著。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我國自主的衛星導航系統,2012年底宣布正式提供區域服務。當年,上海便將衛星導航產業列入戰略性新興產業,并發布實施方案。2013年以來,上海衛星導航產業年增長率超過20%以上,涌現出一批具有發展潛力的企業,支撐了上海車聯網、物聯網、智慧交通、物流配送、汽車電子、電力授時、精細農業應用等相關行業發展,期間成為國內北斗產業新高地,部分產品已進入東歐、東南亞等國外市場。
寶山區窨井蓋試點的實施方“上海北斗衛星導航平臺公司”,就是上海北斗應用的“急先鋒”。公司總經理陳大吾出身航天,對自主導航系統的發展鉚足了勁,一直沖在第一線。“城市的窨井蓋成千上萬,分屬不同部門,原來井蓋丟失后,水務部門往往率先接到報警,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經常發現可能是電力或通信部門所管,又轉報所屬部門,就是這段空白期,經常造成城市的安全隱患。”如今,通過北斗定位儀,可以對所有所管部門窨井蓋分門別類準確定位,定位精度可達分米級,數據傳輸到所屬部門后,通過窨井蓋上的北斗導航和感應器裝置,第一時間就可以明確辨析出現問題的井蓋歸屬,馬上解決所遇問題。
其實,窨井蓋背后還隱藏著更大的“棋局”。通過井蓋可以拓展到地下管網的監控,成為地下物聯網的節點。如今,城市管網特別是水、氣等普遍存在跑冒滴漏,一些老舊城區自來水的損耗率甚至超過30%。通過在管網布置傳感器,加上北斗定位,只要有問題就可以通過井蓋節點傳輸到后臺,利用北斗精準定位找到“出血點”。未來,這一應用也將在上海推開。
除了導航、定位,授時其實是北斗系統的另一“殺手锏”。
市經信委高新工程處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上海在北斗授時方面在全國領先,上海申貝科技等公司在電力授時方面全國領先。何謂電力授時?舉例來說,風電在并入電網時必須頻率一致,如果波峰波谷相抵,電能就會抵消掉。這對時間精度要求,必須精確到納秒級。“為了踩準點,原來使用美國的GPS,但這套系統的主動權畢竟不在我們手里。”比如,在GPS上就加載了“區域關閉”技術,經過軌道精確測算,運行到某一區域就可以切斷信號,存在潛在風險。“北斗時”則可以擺脫受制于人的“美國時間”。此外,在股票的時間優先等競價交易中,北斗時的應用也逐漸普及。
上海北斗導航平臺公司透露,基于位置和時間的北斗信息安全方面的應用,也將在2017年左右推出。就像現在的銀行運鈔車,到了特定的位置和時間才能打開,未來市民為了保證信息安全,在手機信息點對點傳遞中,發送方可要求接收方必須在特定時間和位置才能讀取信息。
如今,隨著上海北斗產業的集聚效應凸顯,一批“國字頭”中心或基地也紛紛落滬。據透露,“國家衛星導航與定位服務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上海)”,將在今年底建成并試運營;兵器工業集團將在滬投資設立中兵北斗產業投資有限公司,成立以北斗應用服務為核心的位置網公司,在上海打造北斗領域龍頭企業和應用研發基地。
據預測,今年上海北斗產業預計增長仍將超過20%,2017年產值有望達到100億元規模。
鑄鐵排水管行業動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