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五一廣場發現10米長宋代排水溝 古井37口
記者從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在長沙市五一廣場附近工地進行的考古發掘中,發現一處宋代木構涵渠遺址。這是繼2004年在長沙市坡子街發現南宋木結構給排水工程后,再次發現保存較好的宋代排水設施。
2014年9月,長沙市原五一綠化廣場開始動土建設。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隨即進場,開展勘探與發掘工作。經過一段時間的工作,考古人員在該工地發現一處宋代木構涵渠和37口古井。
發現的宋代木構涵渠殘長10.2米、寬2.63米、高1.62米,系用3塊木板扣合而成。從側面看,涵渠呈三角形。其中兩塊側板一邊加工成“凸”字形,另一邊為“凹”字形,底板刻槽承載側板。
考古專家說,此次的發現與2004年在長沙市坡子街發現的南宋木結構排水溝,相距僅幾百米。兩處排水溝,無論用材還是形狀、制作工藝都非常接近,為研究宋代城市的大型市政給排水設施提供了重要的實物材料。專家推測,在宋代,長沙城已經有了比較完善的排水系統。
五一廣場歷來是長沙城市中心所在地。該工地發現的37口古井,豐富了長沙考古的古井樣本。這些古井年代橫跨戰國至現代,其中大多為宋元古井。古井中出土了一批碗、罐、碟、執壺等瓷器。
鑄鐵排水管公司新聞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