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城市鑄鐵排水管總規劃 加快管網建設和改造
來源: 點擊:80537次
2013-11-04
A+ A-
做好城市鑄鐵排水管總規劃 加快管網建設和改造進一步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完善功能,優化配置,提高建設水平,增強承載能力。加強城市道路建設,保持道路建設與城市開發建設適度超前,重點完成河西大道、河西工業大道、群星大道、珍珠港大道、民族大道等市政道路建設,到2010年,使防城區中心城區人均道路面積達到15平方米。提高城區供水能力。加快對城南新區的供水管網建設和舊城區的管網改造,擴大供水服務范圍和保證供水質量,到2010年,防城區中心城區的日供水達5萬噸,供水管網達45公里。做好城區排水總體規劃,善城區排水工程建設,完善污水、垃圾處理,到2010年,城區排水管網密度達到5公里/平方公里,污水處理率達到60%,城區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50%以上。加強城區公共交通建設,到2010年,城區公共交通事業進一步得到發展,公交線路不斷增加。回顧“十五”時期,我區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導下,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抓住機遇,開拓創新,加快推進我區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十五”計劃確定的主要發展目標順利實現。全區經濟保持健康協調發展,“十五”時期生產總值年均增長9%,比“九五”時期平均高3.3個百分點,經濟總量和財政實力不斷增強。城區防洪(潮)堤一期工程、白石牙水庫等重大水利工程開工建設,福城鋼鐵制品有限公司、海世通食品加工有限公司、富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宏源漿紙有限公司等一批重大產業項目相繼落戶,沿邊公路、江山至東興一級公路防城段、上思到東興油路防城段建成通車,完成了城鄉電網改造、城市供水管網擴建、農村飲水工程等一系列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建設,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設施不斷改善,發展后勁明顯增強。工業經濟快速發展,“十五”時期工業經濟年均增長21%,工業化率比“九五”時期高1.5倍,達到0.8,初步解決了工業短腿問題。農業圍繞龍頭企業發展壯大,特色農業初具規模,農業產業化穩步推進。旅游、商貿、運輸、房地產等服務業發展較快。非公有制經濟蓬勃發展,區域特色經濟格局基本形成。規模以上國有工業企業基本完成產權制度改革,農村稅費改革取得重大成果,政府機構、投資、財政、價格等改革不斷深化。對外開放不斷擴大,進出口貿易持續增長,招商引資成效顯著,區域合作日趨深化。科技、教育、人才、文化、衛生、體育、人口和計劃生育、廣播電視、新聞出版等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興邊富民”工程取得階段性成果,“興村富民”整村推進扶貧開發扎實推進。城鄉居民生活明顯改善,價格總水平保持基本穩定,城鎮社會保障體系初步建立。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設取得新進展。經過“十五”時期建設,我區跨入新的發展階段,為“十一五”加快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鑄鐵排水管行業動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