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全市建成48個新型社區,新建公寓樓886棟、3.6萬戶,總建筑面積426萬平方米,近10萬群眾的居住條件實現了整體躍升。二拓展城鄉發展空間。先后實施6個批次的增減掛鉤項目,拆舊規模達9570畝,增加建設用地指標3716畝,有效緩解經濟社會發展與土地資源緊缺的矛盾。三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結合社區建設,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2億元,帶動鑄鐵排水管、建材、裝飾、家具等多個行業發展,直接提供就業崗位近10萬個,實現了群眾住房改善、鎮村經濟發展的“多贏”。四提升城鎮功能形象。新建改造道路484.2公里,采用鑄鐵排水管敷設供排水管網780公里,同步配套社區服務中心、老年公寓、幼兒園、社區門診等公共服務設施,增強了城鎮綜合承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