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隨著與工業發達國家學術和技術交流、生產合作和市場貿易的發展,我國引進、消化、吸收了一批國外先進的耐磨鑄造技術,提高了我國耐磨材料產業的技術水平。作為耐磨鑄造企業,走“低投入、高產出、低能耗、少排放、能循環、可持續”的綠色發展之路,已勢在必行,這是我國鑄造產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經之路。
目前,我國生產的錘頭、襯板、顎板、軋臼壁等耐磨鑄件被廣泛的應用于礦山、冶金、電力、建材和化工等行業,并以其超強的質量和技術優勢遠銷與美國、俄羅斯、日本等工業發達國家,可以說,我國的鑄造企業已經從原先的鑄造小作坊發展成為大工業化新型企業。尤其是這幾年,涌現出了一批為國家耐磨鑄造業做出重大貢獻的耐磨鑄造鑄件生產企業。
據悉,在國家政府加大對鑄造行業的環保監督力度時,耐磨鑄造行業也應該在環保理念的指引下,開展全面持續的環境經營,貫穿于產品生命周期的每個環節,以“節能、環保、排除有害物質”為開發設計的基本理念;在采購原材料時依據綠色采購標準實施;生產中以能耗、廢棄物排放最小化為目標全面打造符合環境要求的綠色產品;從設計、制造生產、使用、到再生中的各個環節都貫穿著對能源消耗和有害物質排放問題的關注,這樣不僅能創建業界領先的環保理念和標準,在實現綠色經營的同時,更加推動耐磨鑄造行業的發展步伐。
近年來,我國鋁工業取得了快速發展,產量保持連年增長。但是在快速發展過程中,鋁及鋁加工業依然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廢舊鋁回收體系不完善
廢舊鋁回收的方式和技術落后,再生鋁企業規模小,產量低,僅占原鋁產量的20%以下,而工業發達國家高達40%以上,走上了循環經濟發展的軌道。
鋁鑄件技術裝備水平不高
鋁鑄件生產企業規模不大,生產和經營分散,生產技術不先進,品種少,未形成完整的鑄造鋁合金體系和熱處理狀態體系,優質的鋁合金鑄件和壓鑄件仍不能滿足汽車工業和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需要。
鋁加工產業集中度低
鋁加工企業數目雖多,但生產集中度低,規模小,低水平重復建設的多,經營分散,除中鋁公司等幾個大企業外,未形成高水平的現代化大型鋁業集團群。經過十幾年的宏觀調控和市場劇烈競爭,我國的鋁加工企業從20世紀90年代的2000余家減少到了目前的1400家左右其中鋁擠壓廠780多家,鋁板帶箔廠 650多家,但大、中型企業不足20%,而落后的小型企業占80%以上,全國鋁加工企業平均產能僅2.5噸/年左右產能最大的西南鋁為80萬噸/年,而工業發達國家的鋁加工企業產能平均在10萬噸/年以上,最大的產能達170萬噸/年。
產品品種少,質量不高
我國的變形鋁及鋁合金尚未形成完整的獨立體系,合金的和狀態數目少,高質量的和特殊用途的產品品種,如高性能大型預拉伸板、制罐用特薄板、高檔CTP版基和高級裝飾板、鏡面板、飛機蒙皮板、高壓電容箔、汽車車身鋁板、大型特種型材、大型精密模鍛件與高檔鍛造輪毅、活塞等等不能大批量生產;一般的中、低檔產品生產過剩,而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高檔產品短缺,不能滿足國防現代化和國民經濟的高速持續發展,需要花大量外匯進口。
科技創新和自主開發能力弱
綜合技術水平低,基礎研究、科技創新和自主開發能力弱。鋁加工產品制備技術和工藝裝備整體水平及技改能力低,綜合技術經濟指標不高,生產效率低,成本高,經濟效益不明顯。盡管我國有些鋁加工企業在引進、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和工藝裝備的基礎上,通過自主開發和創新,使某些企業或某些單一技術達到或接近了國際先進水平,但從整個產業來看,很多企業仍處于上世紀九十年代的生產水平,由于體制、機制、資金及技術方面的原因.技術改造乏力。因此,目前的裝備落后或裝備不配套,效率低下,原輔材料消耗大,綜合利用率低,綜合成品率不足70%,能耗高、環境污染嚴重等問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大大影響我國國內經濟高速持續發展的需要。另外,目前世界鋁加工技術正不斷向高效率、低成本、低能耗、短流程、多品種、高質量、環保型方向發展,而我國由于基礎研究、科技創新和自主開發的能力和力度不夠,缺乏專門的機構和人材,因此,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研制開發乏力,甚至國外已有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及制備技術和國內自主開發的成果也難以推廣應用,實觀產業化,這些都大大制約了我國鋁及鋁加工產業的現代化發展。
產品結構不合理
我國目前鋁產業中的各類產品結構比例不鞠理,如軋制材與擠壓材、熱軋坯與鑄軋坯、建筑型材與工業型材、一般鑄件與壓鑄件、原鋁與再生鋁、鋁材與深加工材,鋁材品種與應用領域等的結構與比例均不夠平衡合理,與國際先進水平和國內外市場的需求有相當大的差距,與國民經濟的持續高速發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是不相適應的,必須進行大力調整。
政府宏觀調控作用發揮不夠
政府指導、宏觀調控和市場調劑相結合的作用發揮不夠。資源的合理利用和分1g配,能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產業和產品的結構與分配;資本金的分配、產業的規模及地域的分布;企業的體制與機制;產業與產業的相關與聯合;產品的生產、經營、貿易和價格等等問題無一不與政府的宏觀指導和市場的有序競爭和需求有關。但目前,我國鋁產業發展仍存在不少問題,如資源的缺乏與浪費,能耗居高不下而節能措施乏力,循環經濟未走上軌道;產業間產業結合不夠緊密;低水平重復建設和低價位無序競爭;產品結構不合理,不重視科技開發和新材料研制或研發效果不佳,產業化不力;國際競爭力不強等等現象時有發生,這些對我國鋁業的高速持續發展都是不利的因素。
今年前5個月,安徽青陽縣機電裝備首位產業實現工業產值17.66億元,同比增長15.4%。其中產值超億元的企業有6家,分別是超威電源產值超4億元,九華金潤、天平機械等5家企業產值超億元。
在機電裝備首位產業中,機械鑄造加工產業增長31.7%,水表閥門產業增長19.7%,電線電纜產業增長42.6%,汽車零部件產業增長22%。
在外貿進出口方面,機電產品累計進出口453萬美元,占全縣外貿進出口額的51.2%,同比增長35.2%。其中實現百萬美元進出口企業有兩戶,分別是方興實業165萬美元,增長37.5%;三奇電子121萬美元,增長1244.4%。
目前,我國生產的錘頭、襯板、顎板、軋臼壁等耐磨鑄件被廣泛的應用于礦山、冶金、電力、建材和化工等行業,并以其超強的質量和技術優勢遠銷與美國、俄羅斯、日本等工業發達國家,可以說,我國的鑄造企業已經從原先的鑄造小作坊發展成為大工業化新型企業。尤其是這幾年,涌現出了一批為國家耐磨鑄造業做出重大貢獻的耐磨鑄造鑄件生產企業。
據悉,在國家政府加大對鑄造行業的環保監督力度時,耐磨鑄造行業也應該在環保理念的指引下,開展全面持續的環境經營,貫穿于產品生命周期的每個環節,以“節能、環保、排除有害物質”為開發設計的基本理念;在采購原材料時依據綠色采購標準實施;生產中以能耗、廢棄物排放最小化為目標全面打造符合環境要求的綠色產品;從設計、制造生產、使用、到再生中的各個環節都貫穿著對能源消耗和有害物質排放問題的關注,這樣不僅能創建業界領先的環保理念和標準,在實現綠色經營的同時,更加推動耐磨鑄造行業的發展步伐。
近年來,我國鋁工業取得了快速發展,產量保持連年增長。但是在快速發展過程中,鋁及鋁加工業依然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廢舊鋁回收體系不完善
廢舊鋁回收的方式和技術落后,再生鋁企業規模小,產量低,僅占原鋁產量的20%以下,而工業發達國家高達40%以上,走上了循環經濟發展的軌道。
鋁鑄件技術裝備水平不高
鋁鑄件生產企業規模不大,生產和經營分散,生產技術不先進,品種少,未形成完整的鑄造鋁合金體系和熱處理狀態體系,優質的鋁合金鑄件和壓鑄件仍不能滿足汽車工業和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需要。
鋁加工產業集中度低
鋁加工企業數目雖多,但生產集中度低,規模小,低水平重復建設的多,經營分散,除中鋁公司等幾個大企業外,未形成高水平的現代化大型鋁業集團群。經過十幾年的宏觀調控和市場劇烈競爭,我國的鋁加工企業從20世紀90年代的2000余家減少到了目前的1400家左右其中鋁擠壓廠780多家,鋁板帶箔廠 650多家,但大、中型企業不足20%,而落后的小型企業占80%以上,全國鋁加工企業平均產能僅2.5噸/年左右產能最大的西南鋁為80萬噸/年,而工業發達國家的鋁加工企業產能平均在10萬噸/年以上,最大的產能達170萬噸/年。
產品品種少,質量不高
我國的變形鋁及鋁合金尚未形成完整的獨立體系,合金的和狀態數目少,高質量的和特殊用途的產品品種,如高性能大型預拉伸板、制罐用特薄板、高檔CTP版基和高級裝飾板、鏡面板、飛機蒙皮板、高壓電容箔、汽車車身鋁板、大型特種型材、大型精密模鍛件與高檔鍛造輪毅、活塞等等不能大批量生產;一般的中、低檔產品生產過剩,而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高檔產品短缺,不能滿足國防現代化和國民經濟的高速持續發展,需要花大量外匯進口。
科技創新和自主開發能力弱
綜合技術水平低,基礎研究、科技創新和自主開發能力弱。鋁加工產品制備技術和工藝裝備整體水平及技改能力低,綜合技術經濟指標不高,生產效率低,成本高,經濟效益不明顯。盡管我國有些鋁加工企業在引進、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和工藝裝備的基礎上,通過自主開發和創新,使某些企業或某些單一技術達到或接近了國際先進水平,但從整個產業來看,很多企業仍處于上世紀九十年代的生產水平,由于體制、機制、資金及技術方面的原因.技術改造乏力。因此,目前的裝備落后或裝備不配套,效率低下,原輔材料消耗大,綜合利用率低,綜合成品率不足70%,能耗高、環境污染嚴重等問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大大影響我國國內經濟高速持續發展的需要。另外,目前世界鋁加工技術正不斷向高效率、低成本、低能耗、短流程、多品種、高質量、環保型方向發展,而我國由于基礎研究、科技創新和自主開發的能力和力度不夠,缺乏專門的機構和人材,因此,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研制開發乏力,甚至國外已有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及制備技術和國內自主開發的成果也難以推廣應用,實觀產業化,這些都大大制約了我國鋁及鋁加工產業的現代化發展。
產品結構不合理
我國目前鋁產業中的各類產品結構比例不鞠理,如軋制材與擠壓材、熱軋坯與鑄軋坯、建筑型材與工業型材、一般鑄件與壓鑄件、原鋁與再生鋁、鋁材與深加工材,鋁材品種與應用領域等的結構與比例均不夠平衡合理,與國際先進水平和國內外市場的需求有相當大的差距,與國民經濟的持續高速發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是不相適應的,必須進行大力調整。
政府宏觀調控作用發揮不夠
政府指導、宏觀調控和市場調劑相結合的作用發揮不夠。資源的合理利用和分1g配,能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產業和產品的結構與分配;資本金的分配、產業的規模及地域的分布;企業的體制與機制;產業與產業的相關與聯合;產品的生產、經營、貿易和價格等等問題無一不與政府的宏觀指導和市場的有序競爭和需求有關。但目前,我國鋁產業發展仍存在不少問題,如資源的缺乏與浪費,能耗居高不下而節能措施乏力,循環經濟未走上軌道;產業間產業結合不夠緊密;低水平重復建設和低價位無序競爭;產品結構不合理,不重視科技開發和新材料研制或研發效果不佳,產業化不力;國際競爭力不強等等現象時有發生,這些對我國鋁業的高速持續發展都是不利的因素。
今年前5個月,安徽青陽縣機電裝備首位產業實現工業產值17.66億元,同比增長15.4%。其中產值超億元的企業有6家,分別是超威電源產值超4億元,九華金潤、天平機械等5家企業產值超億元。
在機電裝備首位產業中,機械鑄造加工產業增長31.7%,水表閥門產業增長19.7%,電線電纜產業增長42.6%,汽車零部件產業增長22%。
在外貿進出口方面,機電產品累計進出口453萬美元,占全縣外貿進出口額的51.2%,同比增長35.2%。其中實現百萬美元進出口企業有兩戶,分別是方興實業165萬美元,增長37.5%;三奇電子121萬美元,增長12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