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設環境友好型企業的發展方向,對鑄造業來說可謂任重道遠。2006年換屆的中國鑄造協會,面對新的發展形勢和企業訪求,其工作重心和思路有哪些變化?2008年有哪些行業熱點?為使廣大讀者對行業發展態勢和協會工作有一個全面了解,本刊記者采訪了中國鑄造協會執行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立波先生。
記者:中國鑄造協會成立20多年來,為推動我國鑄造事業的發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請您簡要談一下協會的發展狀況?
張秘書長:中國鑄造協會成立之初為中國機械工業工藝協會的鑄造專業協會,1991年中國機械工業工藝協會撤消,中國鑄造協會在民政部正式登記注冊,成為具有獨立法人的國家一級社團組織,現直屬于國資委。20多年來,協會始終本著務實創新、服務的理念與中國鑄造行業企業同呼吸共命運。目前協會已有會員單位1603家,其中理事單位141個,常務理事單位52個,會員單位的鑄件產量約占全國鑄件總產量的72%。協會常設機構(秘書處與協會分支機構)有在職員工76名(專職49名,兼職27名),其中秘書處25名;另聘有顧問32名。秘書處下設4個職能部門,2個全資子公司;協會在北京、上海、沈陽、武漢、大連、太原及無錫等地設有11個分支機構(分會、專委會、工作委員會)。
記者:新的一屆理事會當選一年多,請秘書長重點談一下2007年的工作開展情況,較以往有哪些變化或創舉,以及行業的總體發展形勢?
張秘書長:協會新的一屆理事會(即第五屆理事會)自2006年4月換屆,至今近兩年了。近兩年來,協會秘書處堅持賈成炳理事長提出的“內抓管理、外樹形象、強化服務、著力創新”16字工作方針,以“為政府、行業、企業服務”為宗旨,圍繞以下三個方面,不斷改革創新,積極而扎實地開展工作。
第一,創新內部管理體制。協會從加強內部管理入手,狠抓隊伍、制度、作風建設,堅持一個領導核心、一套管理制度、一個辦公地點、一個口徑對外,實行了統一歸口管理,理順了關系,調整了員工結構,整合了資源。
新一屆領導班子抓觀念轉變、作風轉變,加大管理力度,加快工作節奏,努力把工作做好做實。領導帶頭講團結、講廉潔、講奉獻、樹正氣,使協會的各項工作逐步走向程序化、制度化、規劃化。
第二,創新行業工作體系。首先加強了對分支機構的管理,同時積極主動地增強同全國鑄造學會、各地方鑄造協會、國際鑄造學協會等行業組織的聯系與合作,初步形成了和諧的協會工作體系。
第三,創新服務工作。堅持面向政府、行業、企業,把服務放在首位,不斷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做好行業調研,為政府制定政策服務;充分發揮協會的橋梁與紐帶作用,努力搭建振興鑄造行業發展的平臺,為促進全行業又好又快地發展服務;積極反映企業訪求和行業呼聲,維護企業合法權益。
記者:近年來我國制造業發展迅速,世界鑄造大國地位已形成,但鑄造業在國際上缺乏整體競爭優勢,若成為世界鑄造強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行業協會在新形勢下如何發揮橋梁紐帶作用,更好地服務于企業?
張秘書長:為更好地服務于企業,2008年協會的工作思路是緊緊圍繞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和振興裝備制造業及鑄造業這個全局,著力做好以下5個方面的行業工作:
(1)著力培育扶植一批綜合實力一流,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重要骨干企業和具有專、特、精、新優勢的中小企業,形成鑄造行業專業化、規模化的主力軍,引導行業發展方向。
(2)著力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提升和帶動全行業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的整體能力。
(3)著力于節能、減排、降耗,建設生態文明,實現節約資源,保護環境,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
(4)著力于加強人才資源建設,提高鑄造行業職工隊伍整體素質,實現人才興業、人才強企。
(5)著力于加強協會的自身建設和規范管理,不斷提升服務能力和水平,推進我國成為世界鑄造強國的發展進程。
記者:黨的17大勝利召開,可持續發展仍是主題,節能、減排,建設環境友好型企業,對鑄造業仍任重而道遠,根據企業需求協會應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張秘書長:根據行業發展需要和企業需求,協會要大力宣傳綠色鑄造,通過研究制定鑄造行業準入制度,積極推動節能、減排降耗工作。
(1)首先要開展行業調查統計工作,分析行業的耗能、排放以及耗材的現狀,為行業發展和國家有關政策的制訂提供扎實的數據基礎和依據。
(2)制訂節能、減排、降耗的相關行業標準及目標,研究和推進降低鑄造企業單位產品產量能耗、材料消耗和減排的措施,發展循環經濟,保護生態環境,堅持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安全發展,以及可持續發展。
(3)引導鑄造企業重點抓好4個方面的具體節能減排工作:①改進沖天爐熔化設備,降低能耗與減少污染。②鑄造車間工作環境的改善——高溫、高粉塵、有害氣體。③廢棄物在工廠內的再生循環利用和排出工廠后的二次再利用。④實施ISO14000環境管理和OHSAS18000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認證。
記者:明年是展會年,這是熱加工行業的一大熱點,請談談2008’鑄造、熱處理、工業爐國際展的籌備情況,在舉辦形式及展商服務上有哪些新內容?為打造特色品牌展會有哪些新舉措?
張秘書長:由中國鑄造協會主辦,漢諾威展覽(上海)有限公司、中展國際集團北京華港展覽有限公司共同承辦的“第九屆中國國際鑄造、鍛造及工業爐展覽會”將于2008年6月3~6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行,同期還將舉辦中國鑄造協會年會(原“中國國際鑄造廠長/經理會”)和“2008中國國際鑄件博覽會”。
METAL CHINA 中國國際鑄造、鍛造及工業爐展覽會(雙年大展)共舉辦了8屆,已形成亞洲最大、國際三大著名鑄造專業展會之一。 本屆博覽會將比上屆增加展出面積12000m2,總面積達50000 m2,來自中國及世界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最具實力和代表性的1000余家知名鑄造企業將云集展會、同臺競技,預計專業觀眾將達6萬人次,將有近萬種鑄造展品參加展出。目前,展會正在熱招中,外展部分已招滿90%展位,內展部分也已招滿60%展位。
本屆舉辦的“中國國際鑄件博覽會”,把各類鑄件作為鑄造的終端產品獨立展出,目的就是為了順應形勢發展,滿足海內外客戶的需求。同時舉辦這兩個展會,將使展會的內容更加豐富、專業更加齊全,為鑄造行業構建出一個更加專業、更加廣泛的信息溝通和商貿洽談的平臺。
另外,“中國鑄造協會年會”將圍繞“鑄造與自然和諧共存”、“鑄造業可持續發展”的主題展開一系列的研討活動,以豐富展會內容、營造行業盛會氛圍。該國際鑄造會已經成功舉辦了7屆,歷屆會議均以規模大、內容豐富而著稱,是引領中國鑄造業發展方向的盛會,是中外廠長、經理和鑄造工作者們交流生產、技術、管理經驗,探討行業發展方向的大型高層論壇。
本屆展會吸引了上百家國內外鑄造行業協會和學會及專業媒體的支持參與。在展會服務上,著重做了專業觀眾和采購商的組織邀請工作,力求給展商帶來超值的服務和展出效果。
展覽的核心價值在于“滿足參展商與采購商及觀眾之間交流和交易的訪求”,這是主辦方的理念與追求。本屆“中國國際鑄造展”將以空前的規模、嶄新的模式、龐大的支持背景及量身定做式服務為展商提供一個完成參展目標、獲得預期回報的理想平臺。
記者:新年伊始,您對鑄造業的廣大工作者和本刊讀者有哪些寄語?
張秘書長:希望更多的鑄造同仁,積極支持、參與協會活動,為把我國建設成世界鑄造強國而共同努力!祝全國的鑄造工作者新年快樂、萬事如意!
記者:中國鑄造協會成立20多年來,為推動我國鑄造事業的發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請您簡要談一下協會的發展狀況?
張秘書長:中國鑄造協會成立之初為中國機械工業工藝協會的鑄造專業協會,1991年中國機械工業工藝協會撤消,中國鑄造協會在民政部正式登記注冊,成為具有獨立法人的國家一級社團組織,現直屬于國資委。20多年來,協會始終本著務實創新、服務的理念與中國鑄造行業企業同呼吸共命運。目前協會已有會員單位1603家,其中理事單位141個,常務理事單位52個,會員單位的鑄件產量約占全國鑄件總產量的72%。協會常設機構(秘書處與協會分支機構)有在職員工76名(專職49名,兼職27名),其中秘書處25名;另聘有顧問32名。秘書處下設4個職能部門,2個全資子公司;協會在北京、上海、沈陽、武漢、大連、太原及無錫等地設有11個分支機構(分會、專委會、工作委員會)。
記者:新的一屆理事會當選一年多,請秘書長重點談一下2007年的工作開展情況,較以往有哪些變化或創舉,以及行業的總體發展形勢?
張秘書長:協會新的一屆理事會(即第五屆理事會)自2006年4月換屆,至今近兩年了。近兩年來,協會秘書處堅持賈成炳理事長提出的“內抓管理、外樹形象、強化服務、著力創新”16字工作方針,以“為政府、行業、企業服務”為宗旨,圍繞以下三個方面,不斷改革創新,積極而扎實地開展工作。
第一,創新內部管理體制。協會從加強內部管理入手,狠抓隊伍、制度、作風建設,堅持一個領導核心、一套管理制度、一個辦公地點、一個口徑對外,實行了統一歸口管理,理順了關系,調整了員工結構,整合了資源。
新一屆領導班子抓觀念轉變、作風轉變,加大管理力度,加快工作節奏,努力把工作做好做實。領導帶頭講團結、講廉潔、講奉獻、樹正氣,使協會的各項工作逐步走向程序化、制度化、規劃化。
第二,創新行業工作體系。首先加強了對分支機構的管理,同時積極主動地增強同全國鑄造學會、各地方鑄造協會、國際鑄造學協會等行業組織的聯系與合作,初步形成了和諧的協會工作體系。
第三,創新服務工作。堅持面向政府、行業、企業,把服務放在首位,不斷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做好行業調研,為政府制定政策服務;充分發揮協會的橋梁與紐帶作用,努力搭建振興鑄造行業發展的平臺,為促進全行業又好又快地發展服務;積極反映企業訪求和行業呼聲,維護企業合法權益。
記者:近年來我國制造業發展迅速,世界鑄造大國地位已形成,但鑄造業在國際上缺乏整體競爭優勢,若成為世界鑄造強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行業協會在新形勢下如何發揮橋梁紐帶作用,更好地服務于企業?
張秘書長:為更好地服務于企業,2008年協會的工作思路是緊緊圍繞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和振興裝備制造業及鑄造業這個全局,著力做好以下5個方面的行業工作:
(1)著力培育扶植一批綜合實力一流,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重要骨干企業和具有專、特、精、新優勢的中小企業,形成鑄造行業專業化、規模化的主力軍,引導行業發展方向。
(2)著力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提升和帶動全行業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的整體能力。
(3)著力于節能、減排、降耗,建設生態文明,實現節約資源,保護環境,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
(4)著力于加強人才資源建設,提高鑄造行業職工隊伍整體素質,實現人才興業、人才強企。
(5)著力于加強協會的自身建設和規范管理,不斷提升服務能力和水平,推進我國成為世界鑄造強國的發展進程。
記者:黨的17大勝利召開,可持續發展仍是主題,節能、減排,建設環境友好型企業,對鑄造業仍任重而道遠,根據企業需求協會應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張秘書長:根據行業發展需要和企業需求,協會要大力宣傳綠色鑄造,通過研究制定鑄造行業準入制度,積極推動節能、減排降耗工作。
(1)首先要開展行業調查統計工作,分析行業的耗能、排放以及耗材的現狀,為行業發展和國家有關政策的制訂提供扎實的數據基礎和依據。
(2)制訂節能、減排、降耗的相關行業標準及目標,研究和推進降低鑄造企業單位產品產量能耗、材料消耗和減排的措施,發展循環經濟,保護生態環境,堅持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安全發展,以及可持續發展。
(3)引導鑄造企業重點抓好4個方面的具體節能減排工作:①改進沖天爐熔化設備,降低能耗與減少污染。②鑄造車間工作環境的改善——高溫、高粉塵、有害氣體。③廢棄物在工廠內的再生循環利用和排出工廠后的二次再利用。④實施ISO14000環境管理和OHSAS18000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認證。
記者:明年是展會年,這是熱加工行業的一大熱點,請談談2008’鑄造、熱處理、工業爐國際展的籌備情況,在舉辦形式及展商服務上有哪些新內容?為打造特色品牌展會有哪些新舉措?
張秘書長:由中國鑄造協會主辦,漢諾威展覽(上海)有限公司、中展國際集團北京華港展覽有限公司共同承辦的“第九屆中國國際鑄造、鍛造及工業爐展覽會”將于2008年6月3~6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行,同期還將舉辦中國鑄造協會年會(原“中國國際鑄造廠長/經理會”)和“2008中國國際鑄件博覽會”。
METAL CHINA 中國國際鑄造、鍛造及工業爐展覽會(雙年大展)共舉辦了8屆,已形成亞洲最大、國際三大著名鑄造專業展會之一。 本屆博覽會將比上屆增加展出面積12000m2,總面積達50000 m2,來自中國及世界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最具實力和代表性的1000余家知名鑄造企業將云集展會、同臺競技,預計專業觀眾將達6萬人次,將有近萬種鑄造展品參加展出。目前,展會正在熱招中,外展部分已招滿90%展位,內展部分也已招滿60%展位。
本屆舉辦的“中國國際鑄件博覽會”,把各類鑄件作為鑄造的終端產品獨立展出,目的就是為了順應形勢發展,滿足海內外客戶的需求。同時舉辦這兩個展會,將使展會的內容更加豐富、專業更加齊全,為鑄造行業構建出一個更加專業、更加廣泛的信息溝通和商貿洽談的平臺。
另外,“中國鑄造協會年會”將圍繞“鑄造與自然和諧共存”、“鑄造業可持續發展”的主題展開一系列的研討活動,以豐富展會內容、營造行業盛會氛圍。該國際鑄造會已經成功舉辦了7屆,歷屆會議均以規模大、內容豐富而著稱,是引領中國鑄造業發展方向的盛會,是中外廠長、經理和鑄造工作者們交流生產、技術、管理經驗,探討行業發展方向的大型高層論壇。
本屆展會吸引了上百家國內外鑄造行業協會和學會及專業媒體的支持參與。在展會服務上,著重做了專業觀眾和采購商的組織邀請工作,力求給展商帶來超值的服務和展出效果。
展覽的核心價值在于“滿足參展商與采購商及觀眾之間交流和交易的訪求”,這是主辦方的理念與追求。本屆“中國國際鑄造展”將以空前的規模、嶄新的模式、龐大的支持背景及量身定做式服務為展商提供一個完成參展目標、獲得預期回報的理想平臺。
記者:新年伊始,您對鑄造業的廣大工作者和本刊讀者有哪些寄語?
張秘書長:希望更多的鑄造同仁,積極支持、參與協會活動,為把我國建設成世界鑄造強國而共同努力!祝全國的鑄造工作者新年快樂、萬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