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市長王清憲帶領發改、經信、國土、環保等部門負責人深入我縣部分企業,就縣域主導產業發展工作進行調研。王清憲要求,我縣要緊緊抓住山西建設綜改試驗區的有利機遇,按照非資源類主導產業的功能定位,依托鑄造業的傳統和規模優勢,寬視野決策,強力度推進,引進和培育一批輻射面廣、牽動力強、規模大、效益好的龍頭企業,帶動主導產業集群化發展,努力打造全國最大的鑄造業集散地,促進縣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王清憲在市縣領導王樹新、崔守安、李仲明的陪同下,先后深入多家企業進行了實地調研,并聽取了縣委書記崔守安就我縣鑄造產業發展情況的匯報,與部分鑄造行業企業家進行了座談,詳細了解了澤州縣鑄造業發展情況以及企業在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近年來,我縣始終堅持把鑄造業作為支撐縣域經濟發展的一大支柱產業來培育,抓住國內機械制造業快速崛起的發展機遇,按照轉型發展、集群發展的思路,通過關小建大、聯合創新、延伸產業鏈條等措施,大力推進傳統鑄造業整體上檔升級。目前,全縣鑄造和裝備制造企業達100余家,主要生產汽車、農機、內燃機等配套鑄件和鑄管件以及市政鑄件,其中5萬噸以上的重點企業20余家,鑄管件生產能力達160萬噸。2011年,全縣鑄管件產量完成110萬噸,其中鑄管80萬噸,機械配件30萬噸,鑄造及裝備制造企業完成工業產值50億元,完成增加值約10億元,同比增長32.6%。今年5月,在中國鑄造協會主辦的第十屆中國鑄造協會年會上,我縣被授予“中國鑄造行業集群縣”稱號。
王清憲要求,要拓寬視野決策,在更大的空間、更高的層次、更廣的范圍謀劃縣域經濟發展,以跨越式的思維確定“十二五”產業發展目標。大力推進全國鑄造產品交易中心建設進度,通過人才、信息、產品、市場等匯集,逐步與全國各鑄造市場形成互聯互通,提升我縣在鑄造行業的話語權。要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采取小分隊出擊、大隊伍跟進、板塊式招商模式,主動出擊,以商招商,以企招商,引進和培育一批核心主導企業。要引導金融、國土部門在土地、資金等方面向非資源類產業集群入群企業傾斜,推動企業發展壯大。要積極推動本土企業發展,引導煤炭積累資金和民間資本投向產業集群發展。要大力延伸產業鏈條,積極發展以汽車配件、特種車輛配件、精密鑄件、機電設備零部件為主的中高檔鑄件,逐步擴大產業規模,加快技術改造,延伸機械加工,促進“澤州鑄造”向“澤州制造”的轉變。要加強與行業協會的溝通聯系,同全國鑄造行業聯絡的緊密度,積極把握發展動向,掌握發展機遇。要充分發揮園區的積聚功能,推動傳統冶鑄業向高端化、規模化方向發展。要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積極創優發展環境,提高辦事效率,從規劃、行政服務、土地、資金等方面為企業提供好服務,用一流的環境吸引更多的項目落地,以龍頭企業的帶動加快鑄造、汽車配件產業集群發展,促進縣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為建設山西經濟新的重要增長極和新興產業重要支撐基地做出應有的貢獻。
王清憲在市縣領導王樹新、崔守安、李仲明的陪同下,先后深入多家企業進行了實地調研,并聽取了縣委書記崔守安就我縣鑄造產業發展情況的匯報,與部分鑄造行業企業家進行了座談,詳細了解了澤州縣鑄造業發展情況以及企業在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近年來,我縣始終堅持把鑄造業作為支撐縣域經濟發展的一大支柱產業來培育,抓住國內機械制造業快速崛起的發展機遇,按照轉型發展、集群發展的思路,通過關小建大、聯合創新、延伸產業鏈條等措施,大力推進傳統鑄造業整體上檔升級。目前,全縣鑄造和裝備制造企業達100余家,主要生產汽車、農機、內燃機等配套鑄件和鑄管件以及市政鑄件,其中5萬噸以上的重點企業20余家,鑄管件生產能力達160萬噸。2011年,全縣鑄管件產量完成110萬噸,其中鑄管80萬噸,機械配件30萬噸,鑄造及裝備制造企業完成工業產值50億元,完成增加值約10億元,同比增長32.6%。今年5月,在中國鑄造協會主辦的第十屆中國鑄造協會年會上,我縣被授予“中國鑄造行業集群縣”稱號。
王清憲要求,要拓寬視野決策,在更大的空間、更高的層次、更廣的范圍謀劃縣域經濟發展,以跨越式的思維確定“十二五”產業發展目標。大力推進全國鑄造產品交易中心建設進度,通過人才、信息、產品、市場等匯集,逐步與全國各鑄造市場形成互聯互通,提升我縣在鑄造行業的話語權。要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采取小分隊出擊、大隊伍跟進、板塊式招商模式,主動出擊,以商招商,以企招商,引進和培育一批核心主導企業。要引導金融、國土部門在土地、資金等方面向非資源類產業集群入群企業傾斜,推動企業發展壯大。要積極推動本土企業發展,引導煤炭積累資金和民間資本投向產業集群發展。要大力延伸產業鏈條,積極發展以汽車配件、特種車輛配件、精密鑄件、機電設備零部件為主的中高檔鑄件,逐步擴大產業規模,加快技術改造,延伸機械加工,促進“澤州鑄造”向“澤州制造”的轉變。要加強與行業協會的溝通聯系,同全國鑄造行業聯絡的緊密度,積極把握發展動向,掌握發展機遇。要充分發揮園區的積聚功能,推動傳統冶鑄業向高端化、規模化方向發展。要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積極創優發展環境,提高辦事效率,從規劃、行政服務、土地、資金等方面為企業提供好服務,用一流的環境吸引更多的項目落地,以龍頭企業的帶動加快鑄造、汽車配件產業集群發展,促進縣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為建設山西經濟新的重要增長極和新興產業重要支撐基地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