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起,太原市將大力實施地下排水管網的改造,力爭在五年內完成城區范圍內地下排水管網的雨污水分流改造。近日,從市城鄉管委市政公共設施管理處獲悉,現有地下排水管網的全面普查已開始,根據普查情況我市將編制專項規劃,分期分批改造。
全市城區范圍內共有排水管道近2000條,總長度約1000公里,其中,有部分地下排水設施依然是雨水和污水合流的老舊管道,多建于上世紀80年代以前,主要分布于汾河以東老城區以及老舊礦區。長期以來,因雨水和污水不分流,造成大量污水直排河道,污染了水體。而且每逢大雨時,這些地段的雨水總是不能快速排退,造成路面積水。即使在雨水和污水分流的地段內,不少管道的建設年代也過久,個別管道運行時間甚至超過了30年,且管徑較小,老化嚴重,跑冒滴漏情況偏多,故障頻發,影響了居民的正常生活。此外,隨著東山、西山大規模地開發建設,城市規模不斷拓展延伸,而地下管網一直未配建到位,成為盲區。
目前,太原市正在組織編制城區排水管網改造的專項規劃,計劃分階段對城南退水渠、南沙河、九院沙河、虎峪河等17個排水分區的雨污分流進行改造。在規劃設計完成后,力爭用5年時間完成分流改造。